政务公开?>? 新闻发布会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文字实录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记者朋友

  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召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高兴邀请沈阳市铁西区区长、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中德园)管委会主任赵永圣先生,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继宽先生,大连普湾经济区管委会主任王锡庆先生,朝阳建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武国航先生,介绍各园区贯彻省企业大会精神,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关心、服务、保障和推动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赵永圣主任介绍情况。

  沈阳市铁西区区长、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中德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永圣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下面向大家介绍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沈阳经开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沈阳经开区成立于1988年6月,1993年4月获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6月与铁西区合署办公。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以下简称“中德园”,成立于2015年12月,我国第一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性平台。2019年5月沈阳经开区与中德园合署办公,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拥有沈阳机床、沈鼓集团等工业企业33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8家,宝马、采埃孚等世界500强直接投资的企业84家,本特勒、慕贝尔等外资企业600余家。2023年,沈阳经开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40.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46.8亿元,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跻身全国前15名。

  近年来,沈阳经开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市三年行动的要求部署,坚持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企业、大抓园区,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核心区,特别是按照省企业大会精神,把企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好服务、创造最优环境。

  我们坚持产业立区,加快建设以企业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促进企业集群式发展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等6大产业集群,沈鼓、机床等7个头部企业配套产业园和中关村、检验检测等12个特色产业园,实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构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二是推进企业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投入近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开展首台()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及市场化应用,携手企业扛起“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截至目前,获批国家和省级首台()重大技术装备项目51个,龙门式五轴铣镗加工中心等25个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贡献力量。三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出台了技改项目投资补贴政策,按照10%对技改投资给予补贴,累计推进机车车辆厂等146个技改项目,总投资148亿元,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例如,特变实施技改后,产能提升24.5%,产品平均设计周期缩短20%,关键设备联网率达100%,运营成本下降22%,单位产品成本下降13%,产品不良率下降28%,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23%)。四是全力推动企业转型发展,鼓励区内企业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锂电池、氢能、风光电、储能和应用“4+1”新能源产业体系,支持66家规上新能源企业发展,加速推动远景科技等领军企业项目布局。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三生制药产值突破50亿元,高水平打造德生生物CDMO平台。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汉京、贺利氏、东大和泰等新材料项目加速推进。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实验室、中国电信智算中心等项目建设。

  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锚定助力辽宁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我们把今年作为“科技创新年”,召开了科技创新生态大会,制定实施行动计划及十二条支持政策,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一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瞄准科技领军企业及配套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解决产业共性“卡脖子”难题。龙门式五轴加工中心、150万吨/年乙烯三机等25个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86.6亿元。二是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发挥“3+1+9”国家级创新平台和143个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加速高端人才聚集、颠覆性技术突破。兴华航空电器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技术创新中心开工建设。辽宁省工业母机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沈阳中关村创新中心入驻率超90%。“科创中国”试点园区成果入选中国科协优秀案例。三是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围绕科技创新激活需求侧、打通供给侧、强化服务侧,扩大沈阳中关村京沈合作效应,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累计孵化企业224家。发挥第一资源引领作用,加强科技人才引育,加快谋划磁悬浮电力装备院士工作站和高速永磁电机院士工作站,招引高层次人才过千人。

  我们坚持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构建国际化产业生态。全面落实全省企业大会精神,制定《2024年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行动计划》。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建好用好中德园“一条龙”便企服务平台,推进政务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一体化建设,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国际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入开展“项目管家”活动,管家平台已入驻企业12121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企业增值服务”等集成服务场景落地见效。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充分发挥“惠帮企@链上沈阳”平台作用,建好“亲清会客厅”,真情实意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二是建设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坚持国际视野,组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为企业提供国际交流平台,已连续成功举办4次会议。常态化举办“德企沈阳行”“德国铁西日”等各类经贸交流活动超100场,与欧洲主要商协会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孵化35家国内外企业机构,积极开展欧洲中小企业和海归人才创业服务。三是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坚持三生融合,高标准建设西峡湾国际城,打造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中心。做优做大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打造外向型经济策源地和外籍员工“第二故乡”。这一条条举措掷地有声,鲜明展现了我们不遗余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信心和坚定决心。

  下一步,我们将把企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了解需求、听取意见、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保护和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好服务、创造最优环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引育发展外资企业,坚定不移为企业提供宝贵发展机遇、充足发展动能和有力发展保障,全力打造支撑全面振兴的一流企业方阵。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谢谢赵永圣主任。下面请张继宽主任介绍情况。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继宽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盘锦辽滨经开区2013年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盘锦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和水平,以企业和项目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2023年,辽滨经开区石化园区被认定为东北地区首家国家级D级石化园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获批辽宁省辽滨石化与精细化工产业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并以品牌价值438.27亿元荣登辽宁省区域品牌制造业方向榜首,2019—2023年连续5年跻身全国化工园区30强,成为国内20家千亿级超大型化工园区之一。

  下面,我就辽滨经开区深入贯彻省企业大会精神,围绕关心、服务企业成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全面落实省、市惠企政策的基础上,辽滨经开区先后出台了《辽滨经开区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支持质量品牌和标准化工作若干政策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宣传解读惠企政策200余项次,争取惠企政策10余个,帮助企业获得或减免资金2891.4万元。为域内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二是优化服务模式,助推企业发展提速增效。一方面,在服务上寻求主动。常态化开展“四下基层”现场办公。党政一把手带队,组织基建、营商等职能部门深入企业和项目现场,做到一线“把脉”、现场“会诊”,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配套支持、审批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深入开展“助企先锋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点对点”服务,上半年,联系服务企业现场走访284次,对接完成率100%。另一方面,在措施上突出创新。辽滨经开区坚持项目管家机制,创新推出项目手续办理“三清单”。即“前期手续”清单、“竣工验收手续”清单、“试生产”清单。清晰地展现出项目各阶段手续办理流程、手续办理所需要的材料,让职能部门和干部在为企服务工作中有抓手、有载体,便于企业更好、更便捷地筹备相关手续办理工作。创新建立项目建设情况“一米表单”和“一项一表”,按照序时进度将项目分成在建、拟开工、拟竣工、新开工等类别,动态跟进项目手续办理进度,提前为企业做好堵点、难点预判,做到项目手续办理的全周期精准服务,助力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早日投产见效。

  三是聚焦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高校的科技资源有机结合,依托辽滨经开区新材料产业科创中心,为企业提供研发、小试、中试、产业化,全流程孵化服务。先后征集域内企业技术需求50余项,组织域内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化物所等大学、科研院所对接,一对一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组织建设大连理工大学辽滨经开区概念验证中心,为企业技术需求与大学研发成果搭建沟通桥梁,填补科技成果与市场化、产业化之间的鸿沟。上半年,推动域内企业重点在谈技术合作8项,签订技术合同5项,推动2个中试项目竣工开始试验,研发投入完成1.1亿元。

  四是紧盯企业所需,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辽滨经开区积极推动“兴辽人才”“盘锦英才计划”等政策落实落地,聚焦企业人才短板,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成功举办多场人才招聘会,吸引了数千余名应聘者争相集聚。同时,组织域内企业深入重点大学开展人才招聘和交流活动,鼓励域内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院校建立订单式培养协议,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来盘发展。上半年,组织5家企业分别申报省、市级带土移植团队。累计引进专、兼职高学历研究人员70人,高级工程师20余人。

  五是突出要素保障,全方位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超前谋划,全力做好项目开工前的临路、临水、临电等各项保障。打通项目周边“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加快物资周转速度、降低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全面夯实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为保障华锦阿美项目下游产业链集聚区顺利建设,主动对接盘锦港,加速场地回填,完善厂区周边配套道路建设,全面满足大型构件车辆运输要求;加快推动金发生物10千伏线路迁改及精细化工园区管廊架建设工程,解决金发生物、伊科思等企业用电、氢气和乙烯管输等问题,确保项目竣工后顺利投产运行,促进企业间实现“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协助做好盘锦港1#港池疏浚清淤、2#港池建设招投标工作,满足中储粮、汇福7万吨原料船满载进港要求,为企业节省成本1.5亿元以上。

  六是坚持规划引领,超前推进下游产业链项目布局。先后制定了《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港产城融创高质量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围绕头部企业本地配套,强化联合招商,全力推动下游60个产业链项目的谋划招引。目前,已完成2个项目签约落地。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应急泊位、仙人岛—盘锦已建输油管线改造等工程正加速建设。

  通过强化企业服务,1-5 月份,辽滨经开区实现了43个重点项目开复工建设,签约引进项目 17个、投资额超28 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口径税收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进出口总额5 个指标领跑全市各县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服务企业无止境,亲商助企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辽滨经开区将继续锚定省委新时代“六地”和盘锦市委“六个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发扬敢闯敢拼、敢干实干的奋斗精神,在更好支撑盘锦走在辽宁全面振兴前列中当先锋、打头阵,深入贯彻省企业家大会精神,全力做好企业服务,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为打好打赢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的攻坚战作出辽滨经开区的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谢谢张继宽主任。下面请王锡庆主任介绍情况。

  大连普湾经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锡庆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普湾经济区始建于2010年,是第十个国家级新区——金普新区的三大功能区之一,在《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中,普湾战略发展片区作为市域四大特色发展片区之一,定位为大连战略性改革试点地区、大连未来城市核心功能承接地,金普新区实施“双湾”联动战略的重要承接地。2020年10月,普湾经济区成功实施法定机构改革,坚持“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干部待遇与园区内企业发展休戚与共,园区上下致力于为企业减负、为创新清障、为发展护航,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经济活力加速释放,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20—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26%,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28%。

  企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当前,普湾经济区聚焦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企业服务等主责主业,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标准,形成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体系,持续擦亮具有普湾特色的“五星级”营商环境品牌。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厚植企业集群发展沃土。普湾经济区锚定“大连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工作目标,围绕“一湾两岸七片区”发展布局,构建“343+X”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成势,为企业打造高质量发展空间。系统梳理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编制《普湾经济区“一业一策”推进重点产业建圈串链行动方案》,进一步构筑产业链“生态圈”,不断完善激励政策,持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构建起产业特色鲜明、企业竞争力强、空间布局合理的区域性产业集群。狠抓中央及省、市惠企政策落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广泛汇集上级发改、科技、工信等领域惠企政策,抢抓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风口,颗粒化整理形成政策服务包,多形式、多层次、全覆盖加大企业培育和支持力度,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可享快享。

  二是优化服务机制,全力提升企业投资便利度。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理念,创新集成招商引资、行政审批、企业用电、上市辅导、惠企政策、企业诉求六个“一站式”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便利度。建立审批全流程“项目管家”服务制度,为每一个企业配备专职“项目管家”,重点从“提前介入—谋划定制—模块管理—会商联席—帮办代办—政务评价”六个维度,构建无缝衔接的闭环审批服务体系。现已形成“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局外无审批”的集约化审批模式,系统集成“签约即挂牌,摘牌即开工,竣工即验收,验收即办证”全链条“四即”审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快实现1小时内一次性取得“四证六文”10项手续,让企业家感受到了领先全国的审批速度。审批效率较法定机构改革前提升88%以上,企业满意度持续保持100%。

  三是聚焦新质生产力,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深化创新主体分类分级梯度培育工作,依托“新物种”培育平台,精准开展陪伴式服务,推动创新主体数量实现突破式增长。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雏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长23.7%、116.7%、27.3%和35%;双硼医药、三环复材等4家企业获省级产学研联盟认定,省级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数量实现零的突破;获省级、市级支持的科技研发项目共17项;新增海外华昇、亚太电子等6个省级创新平台,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同比增长38%;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为解决企业从科研成果小试阶段到产业化放大之间的堵点问题,高标准建设松木岛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加速打造科技创新策源中心,入选首批市级中试基地、大连市优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预计年内部分投入使用,届时,将实现科技项目批量导入、本地孵化。强化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等校地联动,推动一批重点科技成果项目在普湾落地开花,营造企业创新发展优质生态。

  四是健全要素保障,全速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普湾经济区围绕土地资源、市政配套、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强化要素保障,实现了“让企业有底,让企业家安心”。建立拟开工项目领导包保工作机制,全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成、快投产。日本电产标准厂房二期两个半月主体封顶,速度创省内同类项目最快,助力企业早落地、早达产。高标准谋划中日生态示范新城公共服务配套项目,普通人才公寓仅用134天实现主体封顶,今年正式投用。升级打造“市政配套联合服务平台”,“一企一策”提供定制化配套方案,有效解决多单位对接、多程序报送、多环节冗杂、投产后市政问题无处解决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助力企业实现“开工即配套”。构建多元联动人才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开创“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政校企合作新局面,市场主体发展预期和信心显著增强。

  未来,普湾上下将继续秉持“真心真诚尊重企业家,倾情倾力服务企业”理念,一如既往地与企业“手牵手、心连心”,用深化改革“硬举措”精准护航企业发展“软环境”,以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谢谢王锡庆主任。下面请武国航主任介绍情况。

  朝阳建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武国航

  各位媒体朋友:

  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建平经济开发区落实省企业家大会精神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朝阳建平经济开发区位于辽西北地区朝阳市建平县,成立于2015年1月,2016年4月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91.11平方公里,主园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管理面积61.51平方公里。作为辽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主战场和建平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全力抓好“六个着力建设”,坚持“招大引强、服务至上、创新育优、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辽西北的县域经济增长示范地、现代化农业发展先行地、创新型小微企业汇集的新高地。近年来,已形成“一区三园”的规划布局和“一体两翼”发展模式,累计吸引入驻企业341家。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不断壮大企业经营队伍。一方面,用好惠企政策。积极落实中央及省、市、县惠企助企政策,对涉企政策精准推送、“不申即享”,先后制定落实《建平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若干措施》等一揽子优惠政策,系列政策中制定了优先土地供给、标准地出让、区域评估成果共享等土地使用政策,提出了住房补贴、子女择校、高管奖补等人才奖励政策,降低规范了涉企收费标准,设立了扶持、产业发展等资金多渠道支持企业发展,优化了审批手续办理方式,让纾困惠企政策更具实操性,更有吸引力,直接惠及一线企业。另一方面,壮大园区企业队伍。坚持打造辽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抓住京津冀产业转移机遇,锚定节能环保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农产品深加工4条“赛道”,全力招龙头、引项目、育企业。引进落地了洪海节能、鸿鑫科技、金风科技、菲哲石油装备等行业领军企业,顺运通、华凯、东鑫智能、依视康等科技创新企业,为园区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年初以来,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22.4亿元。特别是我们始终坚持对园区中小企业的培育,创立产业引导基金作为企业发展加速器,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协调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实行定期走访制度上门解决企业难题,助力惠企政策充分释放、创新创业资源有效利用。随着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创业氛围愈发浓厚,这里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拓展北方市场的根据地,中小企业追求扩大升级的首选地。

  二是强化产业集聚,拓宽企业发展格局。坚持科学性、前瞻性、引领性发展,突出项目合理布局和产业集聚发展,让单个企业的“散兵游勇”变成产业集群的“坚甲利兵”。大视野布局区域发展。按照“一区三园”发展格局,将乡镇非金属产业园和生态科技园纳入开发区管理,逐步打造新材料产业区、装备制造区、农产品加工园区、新能源产业园区4大板块,将产业龙头分类布局,上下游企业辐射配置,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搭建对接桥梁,打造极具特色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高质量打造产业特色。坚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模式,打造“产业园原材料供应,主园区进阶制造”的链条式产业结构,以链主企业为引领,鼓励配套企业加入,强化土地资源配给,给足政策资金优惠,将矿产资源全链条开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成为建平开发区的产业“名片”。在特色农业产业培育方面,强化育龙头、创品牌,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基础,形成以北大荒薯业、永乐食品、净良牧业、鑫枫牧业、盛世天源等一系列农业企业龙头。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王冠”牌马铃薯等辽宁省著名商标10个,农产品加工业“异军突起”。在矿产资源产业提质方面,强化科技赋能和高效利用,以中能建、中钢研等合作项目为示范引领,突出央地合作、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推动矿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完善产业链条。

  三是强化新质生产力培育,激发企业发展动能。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引领、项目支撑、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设立产业引导资金,强化规上企业培育,服务企业扩能增效,让园区成为要素集聚“洼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目前,园区已创建绿色工厂4家,落地转化科技成果10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雏鹰企业3家,省级技术中心4家,省级学会服务站3家,区内企业发明专利达153件。积极做好人才招育工作。制定《“建平英才计划”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县建设的政策措施》,从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吸引技术人才落户;与省级重点职业人才培训基地建平职业教育中心签订人才培养计划,订单式培养专技人员,筑牢人才基础。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对接中钢研、苏非院、蚌埠玻璃设计院等科研院所,强化与本土企业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构建科研机构、企业、园区多方联系的技术、成果、人才共享机制。截至5月末,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5.2亿元。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2.71亿元,占全县66.3%;固定资产投资14.9亿元,占全县42.3%;全口径收入2.93亿元。

  四是强化营商环境提升,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营商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我们始终坚持“小团队,大服务”的理念,让开发区队伍向服务高质量发展集结,为园区注入“运转活力”。每季度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议,面对面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聘请企业家作为营商环境监督员和招商顾问,让企业家参与到营商环境建设中来,持续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满意度。创新审批服务机制。制定落实“统一代办、集中审批”制度,设置项目代办员限期完善审批要件,实行园区项目“打包”集中审批,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通项目建设堵点。实行“项目直通车”制度。将计划开工项目纳入管理,进展日调度、周总结,发挥政府部门主动性,积极服务、上下衔接、挂牌督办,项目压茬推进。上半年,新建项目12个,续建项目22个全部按照序时进度开工建设,无一“掉队”,已经成为开发区经济新增长点。

  下一步,朝阳建平经济开发区将坚持久久为功,将更多精力投入服务建设,不断提升经济开发区综合竞争能力,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必胜提供有力支撑。

  谢谢大家!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谢谢武国航主任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中新社记者:

  据了解,中德园“一条龙”便企服务平台将于6月底正式上线。请问赵永圣主任,这个平台有哪些功能特点,会给企业带来哪些便利?

  沈阳市铁西区区长、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中德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永圣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将于6月底正式上线运行的中德园“一条龙”便企服务平台,通过数字赋能,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国际化服务。

  全生命周期服务涉及政务服务、企业服务两方面。从提供政务服务角度看,平台应用“审批+核心驻厅+数字驻厅”模式,企业从开办到退出涉及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均可一厅办理,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只对一扇窗、能办所有事”。从企业体验看,企业存续的全生命周期内,小到挪一棵树、大到经营遇到的难题以及人才招引、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等专业服务,都能获得定制化解决方案,直到问题解决。

  数字化服务是指开发平台系统,为政务服务、企业服务提供智慧化支撑。比如,企业遇到交通出行、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可以通过平台的“企呼我应”功能在线处理,全程不用线下跑腿办理;遇到需要多部门协调的事项,可以通过“云会客”功能,在平台以视频会议方式与相关部门共商协办;办理审批手续遇到难题,可使用“云帮办”功能寻求帮助。

  国际化服务是中德园便企服务平台的突出特色。作为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园区,众多跨国企业在中德园集聚。中德园针对园区内外资企业的普遍需求,推出一系列便捷服务,包括签证办理、商务咨询、国际展会支持等涉外服务以及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生活配套服务。

  央广网记者:

  请问张继宽主任,盘锦辽滨经开区在服务企业和项目,尤其是服务华锦阿美这种大项目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继宽

  企业和项目可以说是经开区发展的生命线,是经开区快速、高质量发展的保证,因此经开区始终把服务项目、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抓实工作举措,精准助企纾困,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一是专人专班,全程参与。针对重点项目经开区第一时间成立项目专班,建立日报告、周调度推进机制,通过集中办公与现场办公相结合、多部门联动、清单化管理等方式,限期破解“堵点难点”问题,为项目顺利落地夯实基础。项目全面开工后,持续做好全周期保姆式服务,管委会主要领导挂帅全程参与项目流程,全力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二是优化流程、全力加速。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过程中,我们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审查、告知承诺、并联审批等方式,加速审批进程。例如,华锦阿美项目涉及的消防审查工作。经开区的营商环境建设部采取提前介入、前置材料一次性告知等举措,并根据日常工作经验帮助企业梳理前置材料准备过程中所需注意事项,提升项目申报速度,为项目办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手续做好保障工作。同时对重点项目重点关注,选派优秀干部作为项目管家,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优质高效的助企服务。坚持“一切为了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着重关注项目手续办理,建立项目手续办理“三清单”,清晰地展现出项目各阶段手续办理流程,邀请企业参加“三清单”培训,为企业答疑解惑,进一步提升企业手续办理效率。

  三是即接即办,保障要素。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经开区项目专班牵头,带领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部门定期到企业开展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全力满足项目实施所需的要素条件。比如,在华锦阿美项目建设前期,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和鑫诚集团联合发力,多方调配土源、协调施工车辆,统筹编制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压缩施工期限,先后完成了多条道路、排水管线、供电线路建设等工程,第一时间满足项目开工条件,并同步推进项目燃气管网配套建设,全面保障项目用气需求。

  通过强化全方位的企业服务,保障了华锦阿美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自2023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32套装置已开工30套,累计完成投资83.9亿元,今年1-4月完成投资26.8亿元。

  谢谢!

  辽宁新闻记者:

  请问王锡庆主任,普湾经济区如何聚焦政务服务迭代升级,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大连普湾经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锡庆

  普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满意度为标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加快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与满意度。现已系统集成“四即”全链条审批、六个“一站式”服务和“5D全流程+5D全方位”市政配套联合服务平台等惠企服务创新成果。

  一是首创“四即”审批模式,全流程增强政务效能。创新集成“签约即挂牌,摘牌即开工,竣工即验收,验收即办证”全链条“四即”审批,助力企业早拿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中海达项目在1小时内一次性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土地成交确认书、交地确认书、土地出让合同和土地批件的“四证六文”十项手续,持续引领全国审批速度。

  二是集成六个“一站式”服务,全方位提升企业便利度。推动企业服务向集成化转变,打造招商引资、行政审批、企业用电、上市辅导、惠企政策、企业诉求六个“一站式”服务体系,降低企业跑动次数,进一步提升企业便利度。以企业用电一站式服务为例,该服务主动了解企业用电需求,全权对接国网电力,打破以往先报装再勘查的传统模式,通过边出方案边报装的创新形式迅速开展工作,全力推进供电公司集中“上门服务”,在现场“保姆式”指导企业完成用电报装申请,为企业节约时间,成功在玖福、海外华等企业的正式用电报装过程中,实现“零跑腿”。

  三是强化要素配套保障,全方位助力经营发展。围绕土地资源、市政配套、人才服务、金融对接等方面,多措并举强化要素保障,助力企业发展壮大。高效推进土地供给方面,紧抓业务能力培养,实行跨部门协作策略,与20个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最快速度完成征地报批等手续,实现申报材料“优先办”“跨域办”。打造市政配套联合服务平台方面,为企业提供“选址、签约、摘地、建设、投产”5D全流程跟踪指导和“水、电、气、热、网(视)”5D全方位贴身服务,并通过“一企一策”提供定制化配套方案,指导企业报装,“零跑腿”“一站式”等一系列措施,助力企业实现“开工即配套”。

  谢谢!

  辽宁国际传播中心记者:

  武国航主任您好,刚才您提到了“统一代办、集中审批”的服务机制。请问,这项工作机制的内容有哪些,是如何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的?

  朝阳建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武国航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确保项目尽快开工落地,增加服务要素供给,我们对所有入驻园区项目实行了“统一代办、集中审批”的服务机制。

  具体来说,一方面,项目审批手续全程代办。我们为每一个入驻园区的企业都配备了项目代管员,由代管员对项目开工前涉及的19个县直部门、39个必备手续,除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需要实名认证的事项外,全部代办,项目单位无需与审批部门见面,从根本上解决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企业办理手续难等问题。另一方面,对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推行集中审批会议制度。代管员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将所遇问题整理归纳,统一交由集中审批领导小组处理。定期召开集中审批会议,整合审批部门横向和纵向审批级次,进行集中审批、会议推进、限期处理,从根本上解决部门互为前置、推诿扯皮等问题。通过以上两方面,大幅度压减审批时限,解决企业落户“水土不服问题”。

  具体到实践过程中来,我们实现了企业入驻园区一站式的服务模式,代管员专人负责对接,企业家无需跟各个审批职能部门打交道,让企业家可以抽出更多精力来谋划企业发展。

  谢谢!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各位发言人对有关情况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本场发布会的关注与支持,请大家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即时比分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yaoyejob.com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